《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四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居间作为中介的一种形式,其宗旨是把同一商品的买卖双方联系在一起,以促成交易后取得合理佣金的服务。无论何种居间,居间人都不是委托人的代理人,而只是居于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起介绍、协助作用的中间人。
居间合同中的委托人与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的区别:
(1)受托人的地位不同:居间合同中的受托人受托为委托人作成交易服务,但其在交易中仅是一个中介人,既不为交易的当事人一方或其代理人,也不直接参与交易双方的谈判,在决定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上并不体现居间人的意志。而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活动,代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参与并可决定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内容。
(2)居间合同中的委托人需向居间人给付一定报酬,作为对居间人活动的报偿。而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以委托人的费用从事活动。
[案例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史秀荣与北京中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居间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5)一中民(商)终字第1246号]中认为:“《自行划转补充协议》的签约当事人为史秀荣及案外人张×,中原公司并非合同当事人,中原公司在提供买卖双方订立房屋买卖合同服务过程中的地位也不是买卖双方的代理人,而是居于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起介绍、协助作用的中间人,既然史秀荣与案外人张×就首付款的延期问题进行了商议,故商议结果无须征得中原公司的同意,中原公司只是提供服务的中间人,无权决定史秀荣与案外人张×之间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变更或解除。因此,史秀荣的该项上诉理由,没有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
[案例二]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亚之羽航空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刘浩宇与宽甸金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居间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6)辽民终183号]中认为:“在居间合同中,提供报告订约机会或提供交易媒介的一方为居间人,给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报告订约机会是指居间人受委托人的委托,寻觅及提供可与委托人订立合同的相对人,从而为委托人订约提供机会;提供订约媒介是指居间人从中斡旋,促进交易达成。”
居间合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其合同标的不是法律行为,而是介绍订约的劳务;
(2)居间人在委托人与第三个订立的合同中既非当事人,亦非任何一方的代理人,而是中间媒介人;
(3)它是有偿合同,居间人只有在居间产生有效结果时才可请求报酬给付。
一、居间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居间人的义务:居间人如实告知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条规定:“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就是“居间人如实告知义务”。
居间人的报告义务是居间人在居间合同中承担的主要义务,居间人应依诚实信用原则履行此项义务。当然,这并不是说居间人要把相对人的资信状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都一一了解清楚提供给委托人,但居间人应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信息,并如实提供给委托人,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也不得恶意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北京兴远房地产经纪中心与张桂云居间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6)京02民终3524号]中认为:“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兴远中心虽未与张桂云单独签订居间合同,但其事实上作为居间方,促成高爱琪与张桂云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且在该买卖合同中作为丙方(居间方)加盖了合同专用章。兴远中心与张桂云之间建立的事实上的居间合同关系,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双方均应履行各自义务。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珠海百佳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哈丽旦·卡斯木拜居间合同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2017)粤民申8626号]中认为:“居间人的报告义务是居间人在居间合同中承担的主要义务,居间人应依诚实信用原则履行此项义务。”
(二)居间人的权利:(1)居间人的报酬请求权;(2)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请求权。
(1)居间人的报酬请求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六条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
最高人民法院在新疆天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张中华居间合同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2018)最高法民申678号]中认为:“虽然,上述出让土地只是项目用地总面积17.5公顷中的一部分,不完全符合《居间协议》约定的支付条件,但张中华履行了协议所约定的部分义务,也促成了合同目的部分实现,双方对此种情况如何支付报酬虽未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二审法院结合张中华在推动项目规划完成,促成部分合同目的实现等方面的基本事实,酌情由天瑞公司支付张中华75万元居间报酬,并无不当。天瑞公司称该项目的规划等并不是在张中华的居间服务下完成,张中华并未完成居间协议约定委托事项的理由不成立。”
(2)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请求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条规定:“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在马明与四川大洋硅业有限公司、四川西南阳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居间合同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2014)民申字第793号]中认为:“根据本案一、二审查明的事实,2005年11月11日,大洋公司向马明出具承诺书,承诺如果马明为该公司引进资金成功,该公司以原始股权给予奖励,如引进的资金到不了位,则承诺无效。鉴于马明未为大洋公司引资成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故大洋公司无需支付给马明居间报酬。至于马明所主张的为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根据一、二审查明的事实,马明主张的接受大洋公司授权和承诺后产生26万余元的费用没有任何证据,一、二审判决并据此对马明主张的26万余元必要花费不予支持。”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曾永智与谢光富居间合同纠纷案民事裁定书[(2014)黔高民申字第567号]中认为:“根据本案具体情况,二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条‘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的规定,酌情判决由谢光富支付曾永智居间费用人民币30万元符合本案实际,二审判决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二、认定居间合同效力认定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设工程招标领域中居间合同是否有效?
对于这一问题,历来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持肯定观点的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居间合同有明确规定,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建设领域是否允许居间也未作出禁止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要求招标过程必须遵循公开、公平以及诚实信用原则,但这并不意味在招投标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居间合同就违反上述基本原则。因此,基于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订立的居间合同为有效合同;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条明确要求:“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如果允许存在居间行为,极易扰乱正常的招投标秩序,有违招标投标基本原则。居间人的行为本质上属于追索介绍费,违反了最高人民法院(1990)民他字第31号《关于给承包单位介绍工程索要信息费如何处理问题的复函》的规定,是被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案例一]最高人民法院在姜伟与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居间合同纠纷申诉、申请民事裁定书[(2016)最高法民申427号]中认为:“关于姜伟所提案涉《居间合同书》应为有效的申请理由,经查,案涉建设工程依法属必须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建方的项目,而《居间合同书》系姜伟为海天公司与发包方订立合同提供撮合服务的媒介居间,其居间合同内容本身就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关于对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强制性规定。从之后的居间合同履行行为看,姜伟作为居间人,其促成案涉《工程承包合同》订立的主要方式,系通过参与、实施串通投标违法活动行为得以实现,严重扰乱了建设市场秩序。因此,原审判决以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为由认定案涉《居间合同书》无效,适用法律正确。”
[案例二]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马建珉、李继华诉中建三局二公司居间合同纠纷案([2005]三民三终字第41号)中认为:“《合同法》确立了居间合同法律制度,我国法律没有禁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居间。招标公告虽然为公开事项,但并非公开的事项就众所周知。因此,公开招标的事项也存在向他人报告投标和订立合同机会的情形,投标人也可以将自己在投标活动中所办理的投标事项委托他人代理或者协助进行。招投标活动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但并非招投标活动有居间行为就违反了招投标活动的原则,只是招投标活动中的居间事项与其他合同的居间事项有所差别。”
综上,对于建设工程招标领域中居间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第一,居间合同的内容应无明显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的禁止性规定,否则认定合同无效。第二,如果一方当事人主张居间合同无效,法院仅从合同内容无法判断居间合同是否有效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居间人的行为进行调查。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给承包单位介绍工程索要信息费如何处理问题的复函(1990)民他字第31号):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报来(1990)晋法研字第25号关于胡拴毛诉梁宝堂索要信息费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据报告述称:胡拴毛介绍五台县陈家庄乡建安公司四队梁宝堂与黄寨村委建筑队签订转包建筑工程合同,因向承包方索要信息费被拒绝而提起诉讼。经研究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我们认为:一九八七年二月十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所颁发的《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暂行规定》第七条已明确规定:“承发包工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规,严禁行贿受贿、索取回扣、弄虚作假。不准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介绍工程收取工程‘介绍费’。”胡拴毛向梁宝堂索要“信息费”的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其诉讼请求应予驳回。同时,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第二款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胡拴毛已经取得的部分“信息费”可予以收缴。
以上意见,供参考。
(二)房屋买卖中的“跳单”如何认定?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中所谓的‘跳单’是指房屋的买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绕开该中介公司与卖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买方的该种‘跳单’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对中介公司而言系违约行为,故房屋买卖居间合同中关于禁止买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绕开该中介公司与卖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应认定为合法有效。衡量买方是否‘跳单’违约的关键,是看买方是否利用了该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机会等条件。如果买方并未利用该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机会等条件,而是通过其他公众可以获知的正当途径获得同一房源信息,则买方有权选择报价低、服务好的中介公司促成房屋买卖合同成立,而不构成‘跳单’违约。
[案例一]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济南华人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与王庆和居间合同纠纷再审复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2014)鲁民申字第1118号]中认为:“本案认定王庆和是否构成跳单违约,关键是王庆和是否利用华人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撇开该公司与卖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涉案房屋房主首先是先将欲售房信息通过网络发布,公众均可通过网络这一正当途径获得同一房源信息。涉案房主未委托华人公司代理销售,华人公司是自行下载该信息并自行代理挂牌销售,且多家房屋中介公司得知涉案房产出售信息后,也将该房挂牌销售,亦带领买方看过该房屋。王庆和通过不同的媒介或其他中介公司均可了解同一房源信息,并最终通过其他中介公司促成了交易。从上述的事实看,华人公司并不是唯一掌握房源信息者,也不是王庆和获知房源信息的唯一来源。因此,原审对华人公司称王庆和利用其公司的信息跳单违约的主张不予支持,并无不当。”
[案例二]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济南中合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与刘珍居间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7)鲁01民终1747号]中认为:“原房屋所有人出售房屋的信息被多家中介公司获得,并非独家代理销售,刘珍系分别通过济南和平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与中合经纪公司获得本案所涉房源的信息,且均与两公司签订了看房协议,刘珍分别通过不同的中介公司了解到同一房源信息,并通过其他中介公司促成了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在上述交易过程中,刘珍有权选择报价低、服务好的中介公司促成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其并没有利用中合经纪公司的信息、机会,从而不构成‘跳单’违约,因此,一审判决对中合经纪公司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正确。”
(三)通过参与、实施串通投标违法活动行为促成交易达成,能否认定为居间合同成立?
串通投标行为是指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抬高或压低标价,以及投标者为排挤竞争对手而与投标者相互勾结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国家工商总局在《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中对串通投标的行为也进行了明确。
《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投标者不得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实施下列串通投标行为:
①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者压低投标报价。
②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或者低价位中标。
③投标者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
④投标者之间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相互勾结,实施下列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的行为:
①招标者在公开开标前,开启标书,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者,或者协助投标者撤换标书,更改报价。
②招标者向投标者泄露标底。
③投标者与招标者商定,在招标投标时压低者或者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者或者招标者额外补偿。
④招标者预先内定中标者,在确定中标者时以此决定取舍。
⑤招标者和投标者之间其他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案例一]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北京中恒嘉信商贸有限公司与杨阳居间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4)三中民终字第02096号]中认为:“中恒嘉信公司为获得涉案工程,与涉案工程另一投标企业北京天宇柏业贸易有限公司的项目总负责人冯茜凌之妻杨阳签订《工程居间服务协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合同无效。中恒嘉信公司、杨阳的上述行为已构成投标人串通投标,且双方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条款亦明显超出正常居间服务的范畴,损害了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故中恒嘉信公司与杨阳签订的居间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案例二]最高人民法院在姜伟与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居间合同纠纷申诉、申请民事裁定书[(2016)最高法民申427号]中认为:“案涉建设工程依法属必须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建方的项目,而《居间合同书》系姜伟为海天公司与发包方订立合同提供撮合服务的媒介居间,其居间合同内容本身就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关于对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强制性规定。从之后的居间合同履行行为看,姜伟作为居间人,其促成案涉《工程承包合同》订立的主要方式,系通过参与、实施串通投标违法活动行为得以实现,严重扰乱了建设市场秩序。因此,原审判决以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为由认定案涉《居间合同书》无效,适用法律正确。”。
许有根 律师
安徽黄金律师事务所 法律咨询热线:131-5565-1118